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概括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党的二十大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写进大会主题并载入党章。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不断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和深化党史研究,以党史研究持续服务新时代伟大实践,7月23日,“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潘敏在致辞中表示,召开“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就是要回望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推进伟大建党精神的研究阐释和传承弘扬,让历史之光、精神之力指引和激励新时代新征程的伟大奋斗。要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中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逻辑,在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中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意蕴,在上海肩负的责任使命中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要求。未来要加强三个方面的系统性研究,一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系统性研究,二是“伟大建党精神在上海的实践和发展”系统性研究,三是伟大建党精神宣传普及的系统性研究。
会上,复旦大学党委原书记、望道研究院理事长焦扬,上海市党建研究会党建智库首席专家冯小敏,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严爱云,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曾峻,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德山等六位专家分别进行了主旨演讲。
焦扬指出,当前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立足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沿革和实践要求,深入探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之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她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坚定历史自信、掌握历史主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培养宣言精神忠实传人、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才根基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冯小敏认为,伟大建党精神思想精辟、内涵丰富、意义重大、意境深远,既有深刻的理论内涵、深厚的历史底蕴,又有厚重的奋斗实践、鲜明的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深度体现,是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时代结晶。践行初心、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关于党的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观点。伟大建党精神从马克思主义获得精神指引和滋养,激励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始终当好人民公仆,以共同富裕为目的,铸造不负人民的无限忠诚。
严爱云指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上海这座城市发展进步提供了强大引领。对上海来说,进一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从以下三方面加以推进:一是统筹整合上海红色场馆资源,讲好伟大建党精神在上海孕育、践行的故事;二是打造打响“光荣之城”形象品牌,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上海城市精神品格的传承弘扬;三是守正创新新时代伟大建党精神弘扬路径,为上海勇当中国式现代化开路先锋提供精神滋养。
为什么党的二十大报告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权衡认为,这既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普遍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不是经济某一方面的高质量发展,是包含了人口、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和平发展为世界做贡献等各个方面。从本质上说,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与伟大建党精神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
曾峻围绕精神概念的内与外、建党实践的狭与广、建党精神的表与里、分析视角的人与事、研究方法的新与旧,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概念、内涵及弘扬路径等作了阐释。他指出,伟大建党精神的每一句话都有深刻内涵,合在一起又构成一个完整体系,既反映出建党时期的精神风貌,也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精神的总体特征,体现了知、行、意、情的有机统一。
杨德山认为,应进一步深化对于伟大建党精神的研究。比如,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阶段,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应该包括哪些人,伟大建党精神在这些先驱们身上是怎么体现出来的,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近代革命文化的关系,如何展示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核——党性,等等。
在分会场讨论中,45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意蕴与弘扬路径”“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三大主题展开发言讨论。
本次研讨会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指导,上海市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中共一大、二大、四大场馆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复旦大学望道研究院、中共一大纪念馆承办。
来源:“上观新闻”